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再造新佛山 五区春潮涌
时间: 2025-04-09 09:25:24 |   作者: 产品中心

 

  

  

再造新佛山 五区春潮涌

  今年以来,佛山市委吹响“再造一个新佛山”的新号角,全市五区以“二次创业”的奋进姿态,以竞标争先的拼劲,掀起“开局即开战”的热潮。

  尽管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复杂多变,稳增长的压力依然较大,但佛山五区依然保持逆势而上、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工业投资保持双位数增长、消费市场持续蓬勃、新动能加速喷涌。

  投资是拉动经济稳步的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也是反映市场信心的重要指标。今年以来,尽管外部环境下降带来的压力较大,但禅城投资这辆马车依然动力十足,一路高歌猛进。

  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禅城在经历长达12个月的负增长后,终于在今年1—2月成功扭负为正,同比增长1.3%,比上年全年加快2.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24.2%、8.0%。其中工业投资增速位居全市五区第一。

  最近这两年来,工业投资已经毫无疑问成为支撑全区固投的“压舱石”。禅城已连续两年五区第一,平均增速高达31%。

  在制造业承压、市场需求转弱的背景下,工业投资逆势而上的背后,离不开都市工业这只强有力的推手。2023年以来,禅城坚持制造业当家,高调重返制造业主战场,大力实施都市工业载体“三年千万”行动,用两年时间累计建成载体超过644万平方米。

  数据显示,2024年,“三年千万”行动支撑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77.29亿元,增长0.7%;工业投资完成83.76亿元,增长18.2%。此外,禅城还完成整备产业用地约2283亩,新增储备入库工业用地485亩,出让工业用地361亩,31个项目已入工业投资库纳统,总投资187.8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02.27亿元。

  今年,禅城将再建360万平方米工业载体,累计建设都市工业载体1000万平方米。湾区智造港、海口智能科技园、MAX科技园等一批6G标杆园区拔节生长,带动禅城工业投资强势走高。

  奥创智能总部基地、德晟智造总部项目、住富数智物联电梯总部基地、广新材智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宽普科技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刚过去的3月,禅城平均每一周,就落地或动工一个“专精特新”或高科技项目。

  这些项目不仅技术、市场和品牌等在行业领跑,而且高度契合中心城区的发展实际,占地小、产出高、效益好,且将总部、智造、研发等最具含金量的环节放在禅城,推动当地都市工业向“小而精、精而强”方向发展。

  德晟智能携上下游企业抱团开辟具身人形机器人新蓝海,蜂群航空翱翔低空经济振翅腾飞,广新材智抢占锂电新能源产业制高点。在新质生产力的竞逐中,禅城在抢抓风口勇立潮头。

  锚定德晟智能等“链主”企业,禅城成功引入其上下游的4家优质企业抱团落户,不仅带动总投资超20亿元,还为精密制造、智能机器人、电机电控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做强产业链生态。利用本土知名企业家资源,禅城成功“以商引商”,促成奥创智能从广州整体迁入南庄。引入一个,带来一片,禅城新动能正加速集聚成势。

  不仅民企敢投敢创新,外资也坚定看好禅城。今年1—2月,该区新设外资公司数、实际使用外资、合同外资分别同比增长95%、106.82%和2354.74%,三大指标大幅度增长,凸显外资强势回暖的势头。

  越来越多资本“向心”奔赴,禅城这片创业热土,正成为“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的生动注脚。

  “人文引领+科技驱动”,让制造强区不断焕发新的生机。近日,佛山市南海区发布1—2月经济运行数据。南海在消费等多项数据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制造业表现尤为亮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大幅高出全省、全市中等水准,展现了制造强区的担当。

  一直以来,制造业都在南海扮演着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今年3月举行的南海区企业家大会上,一批全区“经济突出贡献百佳企业”的代表上台,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制造业企业,包括一汽—大众汽车、群志光电、林氏家居、华兴玻璃、华特气体、坚美铝型材等。

  今年是南海站在4000亿元GDP新起点,全力打造人文经济引领区的一年。南海提出要保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战略定力,力促产业集群的实力更强,包括壮大2个千亿级、17个百亿级制造业集群,推动“3+3”新型产业集群加快聚链成势,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化等工作。

  为了推动制造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规模增长,南海正在进一步强化“人文引领+科技驱动”的双引擎驱动。例如人文引领方面,南海近期举办了“首届南海区最具人文精神企业家”评选活动,促进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教育家跨界交流合作;又如科技驱动方面,在DeepSeek开源后,南海相关服务商迅速落地转化,仅今年春节后的15天内,就有超20款AI产品密集上市。

  从1—2月的经济运作情况来看,南海正在一步一个脚印推进相关工作,加快实现既定目标。在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的整体数据之下,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此外,在南海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0%的背景下,工业用电量累计20.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也从侧面印证了南海制造业热火朝天的“开门红”势头。

  每一分的工业增长,都来自企业的投资。近3年,南海工业投资先后突破3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大关,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1%,推动工业总产值突破了万亿大关。今年1—2月,南海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5%,继续保持“两位数”,工业投资总量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稳步提升至48.3%。在巨量的投资支撑下,制造业产出规模也不断扩大。

  工业产值增长、投资跃进的背后,是南海更强有力的招商引资。南海招商引资总额已经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元,今年同样赢得了“开门红”。一季度,南海区签约投资总额突破300亿元,1亿元(或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超60个,投资总额、项目数量均超2024年同期。其中,10亿元(或1亿美元)以上重点项目8个,签约投资总额165亿元,同比增长15.4%。

  “南海,是我们正确的选择!”今年1月24日,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与南海区政府就奥克斯800万套智能家用空调生产基地项目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该公司投资执行副总裁吴煜在签约现场表示,南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强大的产业配套优势、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坚定选择了这里。

  抓项目、扩投资,顺德前两个月经济活力满满。近日顺德区统计局发布的1—2月经济运行简况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前2月顺德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7%,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5.8%,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6%。这也是自2023年3月以来,顺德固投增速首次转正,释放出投资信心稳中有升的积极信号。

  今年一季度,美的曝光人形机器人样机,引发股价大涨;重磅学术论坛落地讨论产业未来,全球第26家库卡学院落地加速人才孵化,顺德正以全产业链姿态站上机器人产业增长的风口浪尖。

  机器人产业的火热,让顺德经济迎来高光时刻。3月底,深圳大族机器人有限公司将注册地变更至顺德区北滘镇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随着大族机器人的进入,园区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更丰富,将更加有助于园区以机器人为龙头开展上下游产业链的招商引资。”海创大族机器人制造城园区总经理李凯说。

  最新一组数据,顺德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3.3万台,占全国总量的6%,初步形成“核心零部件—本体制造—系统集成—场景应用”的机器人全产业链闭环。

  在今年佛山两会上,顺德区区长吕园园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再推动300家企业组织数字化转型,实现数字化工厂、车间总量增长15%,规上数字化覆盖率提升到80%。紧抓数字化转型风口,顺德快速提升效率。

  一季度,顺德机械装备企业伊之密全球总部大楼动工,全国高端家具生产装备制造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弘亚数控二次投资顺德,百亿级赛威华南制造基地项目加速建设,多个重点动工项目均与数字化相关。

  另一方面,基于顺德的机械装备、生物医疗等优势产业,顺德持续发力“银发经济”。

  3月底,顺德粤港澳(广东)银发经济产业园迎来2025年“开门红”,现场43款银发新品密集发布、19个招商引资项目现场签约、一批重点项目同步破土动工、2025年佛山市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焕新”活动正式上线。

  积极切入银发经济赛道,重点发展适老化家居改造、老年康养和健康食品,顺德瞄准新兴赛道拉动消费需求,同时拉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据海关统计,2025年前2个月,顺德区外贸进出口总值383.5亿元人民币。其中,家电、通用机械设备和集装箱制造产业助机电产品出口迅速增加。前2个月,顺德出口机电产品272.5亿元,增长18.8%,家用电器出口98.5亿元,增长10.5%。

  这样的势头从去年就开始延续。从最近发布年报的美的集团和海信家电成绩单能够准确的看出,两个头部企业都在发力海外市场。去年海信家电营收927.46亿元,离千亿企业仅“一步之遥”,迅速增加的背后海外市场同比增长28%。而美的去年总营收则突破4000亿元大关,OBM(自有品牌)收入占比已达智能家居海外业务43%,产品出口至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及地区。

  一年春作首,万象始更新。提出“二次创业”的顺德“开年即开跑”,企业与政府携手,让经济的暖流在顺德这片土地上不断涌动,发展的脉动愈发强劲。

  日前,高明区统计局公布高明区2025年1—2月经济运作情况。1—2月,高明区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发展向好。在这份成绩单中,工业投资、装备制造业投资以及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产值、智能家居产业集群产值的显著增长尤为引人注目,它们不仅彰显了高明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更是其招商引资成果和项目落地实效的直接体现。

  工业是经济的“压舱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2月,高明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8%。近年来,高明锚定“2+4+N”产业高质量发展定位,加速布局新一轮产业变阵。1—2月,“2+4”产业集群产值同比增长2.3%,其中,装备制造产业、先进材料产业、健康食品产业、智能家居产业分别实现了9.5%、3.8%、0.2%、8.7%的增长。

  装备制造业作为高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产业集群产值的迅速增加,不仅反映了市场对高明装备制造业的认可,也预示着该产业在未来将持续为高明区经济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而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高明同样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1—2月,高明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其中工业投资提高6.4%,装备制造业投资提高40.7%。

  今年一季度,高明新引进项目27个,总投资额超过146亿元。这些项目的引进,不仅为高明注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更为其产业升级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全球首家大功率GPS电子锚品牌鲨鱼妹妹为例,该企业投资2亿元在高明区打造海洋空间定位系统智造项目。这一项目的落地,将有效提升高明区在全国乃至全球海洋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并全方位推动高明游艇产业技术升级、配套完善和市场拓展。

  同样令人瞩目的还有吴江变压器产业项目的落户。该项目由全国变压器行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投资超10亿元建设,拟打造变压器华南智造基地,将为佛山能源转型和电力安全提供先进的技术与解决方案。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未来。招商引资捷报频传的同时,高明项目建设也好消息不断。据统计,高明一季度新开工项目达到18个,包括高明(荷城)万洋众创城、协达物流、巴图新材料、耀龙高端金属、康飞科技、威仕达新材料、卫屋科技、工力机械、正准机械等项目。截至目前,2024年、2025年一季度落地高明超亿元制造业项目开工率分别达71.30%、37.04%。此外,还有一批招商项目今年内将陆续投产。

  3月27日,总投资20亿元的高明(荷城)万洋众创城项目动工。该项目占地面积约256亩,以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运输设备制造、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制造为主要方向,规划建设新一代绿色生态智造产业基地,形成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3月16日,广东耀龙高端金属智造及智能设备生产基地项目动工。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计划年底建成投产,主要开展旗杆、灯杆研发生产、不锈钢产品研发生产,并为大型体育场馆赛事系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项目建设提速增效,高明正加速迈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快车道。今年,广东新绿色现代中药华南总部基地项目、佛山市5G+新能源车辆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总部基地高明项目、广东浩城电气有限公司新能源电气设备智造基地项目、索斯科锁定技术生产基地佛山高明项目等高明一批招商项目将陆续投产。

  今年以来,三水坚持工业投资与社会消费双轮驱动、增资扩产与项目招引双线并进,以强劲起跑之势为实现经济“开门红”注入“加速度”。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2月,三水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9%、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9.0%。

  新春伊始,三水区便打响招商引资“开局战”,36支招商分队分赴北京、山东、上海、江苏、辽宁等地开展跨区域招商,深度对接重点企业158家,掀起招商热潮。

  招商加速度换来产业集聚度。2月7日,在广东(佛山)大型产业集聚区项目签约竣工活动中,16个重点招商项目签约,签约投资总额达245亿元,三水迎来招商引资“开门红”。以重点项目为牵引,三水持续释放“强磁场”效应,进一步激活高水平发展“一池春水”。

  项目为王,落地为要。三水积极抢抓企业全年投资“定盘子”关键时机,加快推进签约项目落地。开春以来,一批优质项目纷纷抢滩登陆,成功竞得工业用地。其中,2月份三水成功出让8宗工业用地,总投资额达59亿元,出让土地面积317.54亩。这些项目涵盖了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家居及健康饮品等多个领域,有力支撑工业投资实现双位数增长。

  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1.2%,是三水经济韧性的另一体现。一季度,全区推动超40家企业组织技改,13家企业启动设备更新,推动生产线向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消费市场同样春意盎然。今年以来,三水区积极落实上级促消费政策,通过“消费品以旧换新进商圈、进企业、进社区”活动,构建“政府补贴+商家让利+市民受惠”的消费生态。

  据悉,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不仅增加补贴品类,还逐步扩大了补贴范围。其中,在2024年活动支持家电、智能家居、电动车以旧换新、汽车报废更新及置换更新的基础上新增3类3C产品购新补贴。

  升级版以旧换新政策新增手机、平板等3C产品补贴,叠加政企联合让利形成“乘数效应”,有效激活区域消费潜力。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月—2月,三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0.03亿元,同比增长9.0%,“政策+活动”组合拳成效显著。

  此外,三水还紧抓节庆时机,组织区内各大商圈以年货节等主题开展春节促消费活动,推动消费增长,成为“开门红”一大亮点。春节期间,三水广场、新动力广场等商圈日均客流超4万人次,黄金周客流量突破百万大关,两大商业体携手跻身全市十大顶流商圈,“丁财两旺”盛景尽显发展活力。

  从工业热土到烟火商圈,三水区以招商加速度、技改强引擎、消费新生态,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开年答卷”。三水区相关负责人认为,1月—2月工业投资双位数增长印证了制造业根基的稳固,社零总额突破50亿元彰显了内需市场的潜力,三水正以“开门红”之势,向“全年红”目标全速迈进。

  接下来,三水将聚焦传统产业升级、新兴起的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箭齐发”,深化“一园区一主题”产业链招商,加速建设现代化产业集群,为“再造一个新佛山”贡献强劲动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