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674998789
地址:河南焦作·温县产业集聚区
2018年1月1日晨,北京广场举办盛大的升国旗典礼。这是由公民背负国旗护卫使命后初次举办的升旗典礼。冯开华摄
2018年1月1日,清晨5点,气温零下7摄氏度,近九万人守候在广场。他们拿着杆,眼巴巴地望着金水桥的那一侧——日出前的几分钟,仪仗队会踏着规整的脚步,从这儿护旗而来,让五星红旗和新一年的太阳一起升起。
在其他城市,许多年青人或许刚刚完毕跨年倒计时的狂欢,现在正在熟睡。但是在北京,有许多许多的年青人会挑选定好深夜的闹钟,在楼下野猫还在打鼾的时分爬起来,自驾、打的、骑行、步行……以各种方法会聚到广场,等候观看新年的第一次升旗。
7时32分,升旗号角吹响。96名仪仗队队员组成的护旗编队,从城楼中心券门走上金水桥,30名礼兵肃立两边迎候国旗。人们的目光护卫着国旗跨过长安街,再冉冉升空。
升旗完毕,仪仗队在军乐团演奏的《歌唱祖国》的旋律中回来。人们迟迟没有散去,众说纷纭地议论着。有人还看起了刚刚录制的视频。
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大众观看新年第一次升国旗典礼。中国军网记者 冯开华 摄
在许多人眼里,到了北京就得去一次,到了就得看一次升国旗。而在元旦这一天到广场看升旗,更多了“历史性时间”的意味——我与祖国一起迎候新的一年。
个人、国家、年代,这三个词是彼时朝霞里、国旗下每个仰视者心里影影绰绰却真真切切可以感知到的词汇。
小女子惊叹“校园里只要一面国旗,这儿有许多许多!”孩提头上闪闪的赤色发卡、年青姑娘脸蛋上的国旗贴纸、白叟手里不断晃动的小旗……每一抹赤色都在孩子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关于“国家”的形象;
贺方龙(坐轮椅者)是,来看升国旗是他一直以来的希望。本年希望完成了,贺方龙快乐地对记者说:“祖国2018年必定越来越旺!”中国军网记者周圆 摄
当相机对准坐在轮椅上的白叟,他固执叫儿子搀扶起自己,艰难地站了起来。在前,在国旗下,他要“精精力神”的。他年青的时分,谁在留过影那是“顶了不得”的事;
当然也有一些青年人,带着自己的外国朋友来看升国旗。她像一个讲解员,告知那些“歪果仁”为什么这儿每天都有这么多人等着看升国旗,为什么当国歌响起,每一个人都会仰头凝睇,乃至嘴巴一张一合在心里默唱国歌,直到“前进进”的尾音完毕。了解中国文化,先了解中国人。特别是蕴藏在几千年来炎黄子孙心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兼济全国”的基因暗码。
喜好野外的青年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不论去哪他都带一面五星红旗。在山顶,在山崖边,在沙漠里……与国旗合影是他最酷的打卡方法。
2017年9月18日,北京东城区某小学外,一群小学生听到国歌响起,虽置身校外,却立刻脱帽立正行少先队礼。(图片来源于网络)
地铁里,小男孩看到移动电视上呈现国旗的画面立刻注视、还礼,乖乖的容貌让人又感动又震慑。
尔族白叟胡达拜地·依明每天用录音机播映国歌,坚持在自家院里升国旗25年。
在祖国边境线上的幽静林场中,许多护林员都会在周一举办慎重庄重的升旗典礼,那是他们单调、单调日子中最“有意义”的活动;
在远航中的军舰上,水兵官兵会换上洗得比浪花还白的戎衣,忍着亚丁湾的热浪和军舰剧烈的摇晃,一句一句吼出誓词。在停靠他国时,把挥舞着国旗的华人华侨请上军舰,告知他们“登上咱们的舰便是回家了”。
在维和官兵行将动身时,女兵对带着哭腔款留的未婚夫说:“假如我盖着国旗回来,请帮我照顾好我的爸妈。”
本年大四的肖博扬是一名。这一次在护旗方队里他看到了自己了解的藏蓝色。
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在中国人心里,五星红旗不单单是一面旗号。对国旗的凝睇,是中国人对祖国最宛转又最直接的表达——五星红旗,你的姓名比我生命更重要。
是的,不管何时,不论是在现场仍是看视频,当咱们正真看到那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分,总是能情不自禁一种骄傲,取得一股活跃澎湃的力气:它会让你看见你所站立的国家,正以怎样益发强壮的存在为每个个别保驾护航。
在新一年的清晨,站在人山人海的人群中,环顾周围三三两两合照的人群,你必定会不由得迎着阳光眯起眼,赞赏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