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674998789
地址:河南焦作·温县产业集聚区
10月1日清晨,超越10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族大众在北京广场观看升国旗典礼,庆祝中华公民共和国建立67周年。 新华社记者 唐召明摄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10月1日是共和国的生日,在宏伟的广场,在赤军长征脚印通过的当地,在悠远的祖国边远地方,各地大众纷繁升起国旗,挂出彩灯,为共和国庆生,祝愿国家愈加富足。
在广场看升旗,是每年国人抒情爱国情怀的暖心时间。清晨4时许,广场上已聚集约11万大众。
4个脸上贴着国旗的年青女孩在“祝愿祖国”大型花坛前留影。她们和记者说,她们正在俄罗斯的国立大学读大四。其间一个叫李响的女孩说:“在国外学习日子,深深感到国人在外的形象渐渐的变好。咱们要提前学成,报效祖国。”
在长安街东单路口,矗立着一座长28米、高6米、宽4米的“丝路金桥”。金色水晶镶嵌着“一带一路”范围内53个国家94个城市的国花市花。
国庆节当天上午,“丝路金桥”设计者舒勇来到他的著作前,与大众互动。“这座桥以国家战略‘一带一路’为发明语境,期望它真实能成为人类认知我国的前言,成为衔接互相的文明桥。”舒勇说。
共和国今日的强盛离不开革新长辈的流血献身。不少在革新老区作业的赤军后人以前辈为典范,扑下身子在各个扶贫点斗争,反哺为共和国的诞生作出巨大献身的老区大众。
“林年娣,母亲80多岁,有两个孩子,大儿子患有严峻疾病,已协助其处理低保,下一步应想办法开展养鸡养鸭脱贫……”10月1日,钟晓斌在家里收拾民意日记。
钟晓斌是于都的挂点扶贫干部,他的爷爷钟明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钟晓斌紧记爷爷的教导,下村入户了解状况,因户施策拟定帮扶办法。
钟晓斌说,现在剩余的往往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但这和爷爷他们二万五千里长征相同,越是困难就越要坚定信念。”
传承长征精力在赤军会师地更不乏知音。在甘肃会宁县红堡子村的会州博物馆里陈设着一支已生锈发黑的手枪,手枪的主人叫王翰。当年,他决议翻开堡门迎候赤军。
2015年年末,王翰的玄孙王东良借了20多万元,加上自己简直一切的积储,将保藏赤色文物的留念室扩展到1000多平方米。现在,王东良建起的会州博物馆有各类赤色文物1万余件。
不忘初心,奋进在新长征路上的远不止这些赤色传人。国庆假期里,革新圣地延安游人如织。延安市宝塔区桥沟镇小王庄村64岁的徐海山家走出了祖孙三代27个兵。
徐海山复员后,担任过小王庄村的村支书,他带领乡亲们推农田、修塘坝,在黄土高原上开端了脱贫致富的新征途。
“不管是战争时代仍是平和时代,员立志报国、为公民服务的精力永久不能松劲。”徐海山说。
长征精力鼓励革新者建立了新我国,新我国奠基者的精力又鼓励着共和国一代又一代建设者不懈斗争,发明新的光辉。
“制作‘天眼’从技能到资料,大多数都是国产的,既是我国制作,更是我国发明。”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总工艺师王启明说。
“人生中最夸姣的16年都奉献给了‘天眼’,但能参加这项世界级的科学工程,这辈子值了。”王启明慨叹地说。
在投产已30多年的宝钢,也有这样的建设者。宝钢股份炼钢厂铸钢分厂高级技师李南跃见证了宝钢历史上的“榜首炉钢”。在老李进厂30多年后,孩子李一凡成为硅钢三分厂的退火工。小李现在已成为通晓多个岗位作业的出产能手。
本年8月,李一凡成婚了。他笑着说:“期望我自己的孩子往后也能参加宝钢,像他的爷爷、他的爸爸相同,为我国的钢铁强国梦做奉献!”
10月1日北京时间7时30分,空阔的萨尔布拉克夜色未散,魏德友和老伴刘京好来到自家土屋门前的开阔地,将五星红旗挂在克己的木旗杆上。
自1964年从部队转业到新疆出产建设兵团一六一团二连屯垦戍边,这已是魏德友在草原度过的第52个国庆节。“这些年我只要一个愿望,便是为祖国守好边境线。”魏德友说。(记者孔祥鑫、梁天韵、张建松、王琳琳、李荣、高皓亮、张晨俊、王博、张宸、骆飞、辛林霞、张晓龙、齐雷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