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主角的替补
时间: 2024-11-03 04:18:01 |   作者: 乐鱼leyu官网登录APP

 

  

  鲜艳的红旗飞扬着,从500面小红旗中灵动穿越……身着金色服装的男孩,昂首阔步在舞台上奔跑,似已和鲜红的旗帜融为一体。 眼前,这大气震撼的场面让人心潮澎湃。这是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百年征程》中第四篇章的节目《新的天地》。舞台上的领舞是重庆小伙李嘉益。 谁能想到,在几个月前,他还只是一名替补?

  尊敬的网友,为和您及时取得联系,请填写真实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您的个人隐私信息我们都将为您保密,谢谢您的信任!

  “到我们了,就是这一个节目!”握着电话,身在北京的重庆小伙李嘉益一边看着自己参与录制的节目,一边激动地对着电话说道。

  此时,画面正中,一个俊朗的年轻小伙昂着头,踩着音乐节拍,奋力将手中的红旗向天际挥舞。

  这是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中第四篇章的节目——《新的天地》,领舞的小伙,正是李嘉益。

  “快点录下来!”重庆北碚李嘉益的家中,母亲只扔下这么一句话,就把电话搁在了一旁。

  电话中,李嘉益听到母亲激动的呼喊声、跺脚声,还有凳子磕碰的响声。不一会儿,一张视频截图发在了家族大群里,配文五个字:我家小骄傲。

  五个字,掩饰不住的自豪。再回想十多天前的那场排练,李嘉益忽然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那天,连日来的高强度训练,加上闷热的天气,李嘉益感觉状态不佳。演出中有特写镜头,作为领舞不能戴单独的耳麦。上台后,李嘉益几度发现音乐声很微弱,甚至有些听不清。

  本该在一句歌词之前,李嘉益需要转身挥着红旗,穿过500名群舞组成的“人海”,奔向舞台前方的升降台前,等候最后的定格动作。

  此时,群舞慢慢的开始跑动,他意识到,自己失误了!还未起步,“啪”的一声,他的旗杆与群舞的旗杆碰撞在一起。

  握着旗杆的手迅速紧了一下,怎么能犯这样的错误!李嘉益恨不得狠狠骂自己一顿。

  虽然在升降台升起前,李嘉益在最后一刻赶到了固定点位,但自己的失误给整个集体带来了影响,他不能原谅自己。排练结束,他一个人跑到录像室,一遍遍地播放排练视频,跟着练习。

  之后每天训练结束后,他都自己一拍一拍和着音乐数节奏,把每一个节点、每一句歌词烂熟于心。不仅熟记自己的动作,他还把500名群舞、100名号手、100名鼓手、12名大鼓手的动作也都学了个遍。

  “节目临近初审时,最初拟定的专业舞蹈演员跟腱受伤了。”李嘉益说,当时情况紧急,学院的专业课老师向导演组推荐了他。虽然当时他只是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编导专业大一的学生,但过硬的基本功、平时的表现都让老师对这个大男孩印象不错。

  试镜时,导演要求他用道具即兴表演。“那面旗子4米高6米长,布料很厚,旗杆是不锈钢材料质地”,旗子被递到右手时,分量很沉,他下意识把左手也凑上来扶紧旗杆。

  第一次用大旗做道具,虽然李嘉益稍显生疏,但他过硬的基本功,加之外形气质与节目对领舞的要求相匹配,导演组当下决定,节目初审先定他,初审后再做考量。

  在庆祝建党百年如此重要的节目里,这个年轻的大一男孩能否镇住场?有只有少数的张力?全世界多少目光都在看着这场演出,导演组的决定必须慎重。

  节目通过初审后,导演组陆续物色了几位领舞演员,但李嘉益一直承担着替补领舞,配合其他群舞、舞美、音效进行排练。

  早在很多天前,李嘉益手机里的音乐就是单曲循环《新的天地》。要想在舞台上零失误,必须对音乐做到完全熟悉。

  除了排练,只要有空他就练习自己的舞步,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即使在走位时,他也要求自己握紧旗杆,不拖、不缠,还要让旗帜始终飘扬着。

  为了让舞蹈表演和歌曲完美融合,每到现场休息,他就见缝插针和导演组沟通,了解舞台编排的初衷、歌曲背后的故事,回到宿舍又开始有效学习党史,“不只是一个舞蹈表演,我们要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自豪与自信,只有了解历史才能让整个表演有灵魂。”

  那天天空飘着小雨,让本就沉重的旗子挥动起来更难了。领舞演员在排练时伤到腰,无法配合第二次合光彩排。

  导演组立刻决定让李嘉益上。“没问题,马上到。”接到电话后,他一路小跑从宿舍赶到排练场,气还没喘匀就接过了沾满雨水的大旗。

  为了让打湿的红旗也可以飞扬起来,让舞台灯光的布控与天晴时达到一致的效果,他俯身、起身、右手带动挥舞、身体旋转……每一个动作都尽可能用力放大。

  做急速旋转带动红旗舞动的动作时,李嘉益意识到,如果强行转身,红旗很可能因为自重增加而粘连在身体上,出现旗帜缠身的情况。于是,他果断用几个干净利落的舞旗动作代替。

  之所以能随机应变得当,是因为早有准备。“第一次试镜结束,我就在为舞台上有可能发生的各种可能做了预案,然后自己练习了很多次,所以遇上状况才能应对。”李嘉益说。

  机会从来都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大家被这个勤奋的男孩打动,就连原定的领舞都极力推荐李嘉益。他后来从导演那里得知,原本的领舞对导演说了一句话:所有成熟的演员都是从年轻时成长起来的,该给这些新生力量一些鼓励,更何况还是这么优秀的小伙子。

  “看着他挥舞着比大家重几倍的旗帜,每次都认认真真地对待,排练结束还在思考与旗帜的配合,这也给我们一种动力。”与他一起参加了《百年征程》演出的同班同学姜嘉白说。

  幼时,在姐姐的影响下,李嘉益喜欢上了舞蹈。但父母总认为“男孩子学什么舞蹈,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他每次只能在姐姐的教室外看着。

  直到9岁时,父母拗不过磨人的儿子,想了个办法:“一年之内考到全班前三名就让你学跳舞。”

  一直是班上倒数的小嘉益为了学跳舞,每天放学就回家、上课也不再调皮,一年不到,就连续三次考了班级第一。他终于如愿开始学跳舞。

  学习跳舞,年龄越小身体软度越好,基本功也能练得更扎实。开始接触专业舞蹈时,李嘉益已经10岁,老师直言,他已经错过练基本功的最佳时间。

  压腿时别说头碰到膝盖,弯腰下去还差一大截,更别提横叉、竖叉。别的小孩子已经和着音乐练习舞蹈动作时,李嘉益还在被压腿疼得哇哇乱叫。

  “软度,是基本功里很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更快融入集体学习,在课余,李嘉益还单独找老师训练软度,每次至少1小时。

  平躺在地上,贴紧墙根,双腿顺着墙壁180度打开呈横叉姿势……这样的开胯练习每次都会有。为了训练效果,老师每次会踩着李嘉益打开的双腿5分钟,然后再让他继续保持半小时。

  “嘀嗒、嘀嗒……”一旁的表一秒一秒地走过,李嘉益咬着牙数着数,数过300下老师就不踩了,再数过1500下,就不用再耗胯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6年级时,他成功考取了中国人民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的舞蹈中专专业。毕业后,他又自学参加了高考,考入北京舞蹈学院。

  中专读书期间,除了日常的文化课、专业课外,李嘉益每周都要去阅览室读书。用他的话来说:读书可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舞蹈表演更立体、有灵魂。

  从大龄学舞到考入专业院校,再到后来自学备战高考……李嘉益说,练好基本功,时刻准备好,无论是做领舞还是站在角落做群演,甚至是可能不会上场的替补,“只要我用尽全力跳,我就是主角!”

  《百姓故事》是重庆华龙网集团重点打造的品牌栏目,2018年荣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新闻名专栏。栏目创办以来,坚持践行“走转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笔端和镜头对准基层人民,着力挖掘不同人物的闪光点,彰显基层人民的担当与大爱,为芸芸众生树碑立传,精心书写一个又一个血肉丰满、感人至深的凡人故事,传递温暖正能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


联系方式